如何备课

来源: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:作业帮 时间:2024/04/28 21:09:16

如何备课

备课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,作为一名新教师,更要认认真真地去备好每一节课.能否备好课,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,是要上好一节课必须的环节.因而,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不知道,具体来说,有以下几点:一、备课的重要性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.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,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,否则就会事倍功半,收效甚微,劳而无功,教学亦然.为了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,教师必须认真、充分、精心地准备.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:即使备课,有时还教得不成功,不备课就更无把握.因此,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.讲什么?怎样讲?事先都要周密考虑,精心设计.教师好比导演,如果对剧本不了如指掌,对演员不彻底了解,也就不会导演出内容生动、剧情感人的好戏来.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、教学对象、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,了然于胸,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、引人入胜.备好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,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,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、专业知识、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.教无止境,备课也无止境,必须精益求精、坚持不懈.二、备课的基本内容(备什么)备课,不等于“背课”.尽管很多内容需要教师牢记,但备课的含义远比背课要广泛得多,深刻得多,概括地讲应包括:(一)备教学内容1、备教学大纲.教学大纲是国家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性文件,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,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.学习、理解和熟悉教学大纲是备课的基本内容;只有钻研教学大纲,才能了解所授课程在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;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;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、任务、教材体系和"三基"内容及要求;掌握本课程内容的深度、广度及要点、重点、难点、疑点和弱点;从总体上明确在“加强基础、培养能力、发展智力、注重实践”上达到什么程度,合乎什么规格;考虑对知识、能力、思想等方面提出明确而恰当的要求.2、备教材或钻研教材第一,熟悉教材.通览教科书,熟悉其全部内容,包括编者意图、组织结构.了解与本学科有关的“已学教材”和“后续教材”的相应内容,即从教材体系上把握教学内容,弄清前后关系.然后,精通教科书,不仅知其结构、系统、梗概,而且对插图的构思、练习的安排了如指掌;不仅对每一章节、单元,明其宗旨,知其特点,而且对每一字句、每一概念,精通其文,搞懂其意,逐句“过堂”,多问几个为什么,即把教材内容搞深搞透.最后,不仅掌握教材内容的系统性、科学性,而且熟知教材内容的思想性、教育性,即从教书育人两个方面把握教材内容.第二,分析教材.对章与章、节与节,都要弄清其本质联系,找出其内在规律.明确让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、基本理论、基本技能,分清让学生掌握知识的三个不同要求:了解、理解、运用.再找出哪些是重点章节和各章节的重点、难点,进而根据每章节的教学目的,确定每节课的教学要求.第三,处理教材.按照教学目的,结合学生实际,恰当安排教学内容.先讲什么、后讲什么,哪些精讲、哪些简略,补充哪些、省略哪些,与已知有联系的部分怎样衔接、与其它学科相关的内容如何分工.然后,根据科技进步、社会发展,把教材中滞后内容、欠妥之处,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各地区、各行业、各专业要求掌握的侧重点,进行慎重而必要的调整、增添或删减;对必要的新思想、新观点、新技术、新工艺,要科学地结合,及时地反映.同时也要防止盲目删减或不必要的“拔高”.最后,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,设计教学程序,考虑相应方法,以使教材变为学生易懂、爱学的材料. 3、备教参.“给学生一杯水,教师需有一桶水”.教师要广泛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,开拓知识领域,掌握必要的新知识、新理论、新技术、新科学成就.教师知识丰富了,方能得心应手,讲解自如.在备教学参考资料时,要特别注意教材的“缝隙”,即潜伏在教材深处不易察觉的“隐蔽点”;要把握知识的“障碍点”、“闪光点”,这些内容往往隐藏着开发学生智力的“引爆点”,常常能发挥意外的作用.通过备内容,最终要做到:所谓懂、透、化. (二)备教学对象——学生 在重视研究教材的同时,还要重视对教学对象学生的了解、分析和研究,这是教学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,也是备课的重要内容,一个班级的学生,其学习的水平和能力总是有差异的,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进行全面分析、正确对待.那么对学生了解什么、怎样了解呢?1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、个性差异、兴趣爱好、性格气质; 2、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、品德意志、学习态度、思维方式; 3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;4、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疑点、难点及对教学的意见、建议. 了解学生除课下调查、个别谈话,以及在劳动实习、课外活动中观察外,更多的是通过课堂提问、黑板演练、动手操作、测验考试、批改作业及分析试卷等多种渠道进行.有经验的教师还能从学生的眼神、表情及一些微小的动作等方面洞察其心理.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对优、中、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要求,还应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考虑如何进行个别指导. (三)备教学方法 备教学方法,就是在解决“教什么”的基础上,落实“怎么教”,即根据教学目的、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法的设计、选定和加工.备教学方法,实质是把教材个性、学生个性科学地组合并升华为一个大的个性化教学系统.其中也包括教师“备自身”,即教师本人对自己的教学才华作主动调整、积极挖掘,充分施展而进入角色. 备方法的要求:一是灵活多样.根据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特征,教学方法必须因文而异,因人而异,富于变化,努力寻求适宜的新颖方法.尽力做到“堂堂有异,课课有别”,常教常新.二是不仅要备教法,还要备学法,研究学生如何“学”,从“学”的角度来研究教,以使学生能够“会学”.三是教师应有自己的教学风格,在教学实践中,要注重方法的优化,以使教学得心应手、轻松自如,学生情趣盎然、喜闻乐“受”,从而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获得事半功倍乃至最佳教学效果. 三、备课的方法备课的种种方法,各有千秋,各具特色.但应注意以下几点: (一)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,以个人备课为主. (二)一般备课与重点备课相结合,以重点备课为主 备课范围应广泛一些、全面一些,但要抓住重点. (三 )章节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,以课时备课为主. 备课应通览全部教材,注意其章节内部的系统性、因果性、关联性,同时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,从而进行章节备课,进而进行课时备课,以使前后呼应,首尾相连,承前启后,左右配合.否则,“备一节,讲一节”、“讲哪节、备哪节”、“明天课,今天备”地孤立备课,教学效果势必不佳. (四)集中备课与课前备课相结合,以课前备课为主 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集中、思考集中、大脑思维处于最佳状态的特点,提前备出一学期或几周舶课是非常必要的. (五)编写教案与运用教案相结合,以运用教案为主. (六)课前备课与课后备课相结合,以使备课更完善 所谓课后备课是指每讲完一节(次)课,要进行回顾、反思,做好小结.它是备课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,因它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后进行,故称“课后备课”.备课既要备在眼里、备在心中,又要备在口中、备在手上.它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.虽说备课是艰苦的劳动过程,但其中也充满着艺术乐趣.当你在这项劳动中真正付出心血、流出汗水时,就会得到收益获得成功、感到欣慰、乐趣无穷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