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圣祖统一台湾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

来源: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:作业帮 时间:2024/05/06 12:30:02

清圣祖统一台湾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

康熙二十年十月,施琅抵厦门视事.他认为只要清军首先攻占台湾的门户——澎湖,则胜势可居其半;然后以大军压境,“遣员宣朝廷德意”,台湾便可不劳而定.他一面遣三四个心腹之人秘密前往台湾、澎湖郑军营中,“谋叛取事”[30];一面整顿战船器械、训练军兵.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准备,施琅从福建水师营中“简精兵二万余、战船三百艘”[31],于康熙二十二年(1683)六月,从铜山出发进攻澎湖.
  守卫澎湖的郑军主将刘国轩,虽然在施琅进攻前已经采取了一些防御措施,但是,他只看到台湾海峡六月间多有“常连日夜不止”的台风,就武断认为施琅不会贸然来攻.至六月十五日得知清军战船直驶澎湖时大惊失色,仓皇应战.
  关于此时郑军的兵力多寡,以往有关著述多采用施琅的说法:郑军有2万名士卒,200只战船,[32]和清军兵力约略相等.实际上,这是施琅为了向清廷邀功而夸大了的数字,是很不确切的.
  据清初人夏琳所记:刘国轩“以铳船十九号、战船六十号.兵了六千人,分拨诸将防守(澎湖),身自往来督视”[33]夏琳乃郑成功同邑乡亲,目击郑氏三世盛衰,所记当翔实有据.此外,我们还找到两条旁证,说明夏琳的记载是确属可信的.一是清初著名史学家全祖望给姚启圣作的《神道第二碑铭》中说,郑经“遁入台湾”时,“兵不及万,船不满百”,说明郑氏的兵力本来并不多;二是在澎湖大战前,施琅的部将吴英向其献“五梅花”计时说:“彼船少,我舟多,以五船结一队攻彼一只.其不结队者为游兵,或为奇兵,或为援兵”[34],说明清军兵力数倍于郑军.由上可见,在澎湖战役中,双方的兵力大致是:郑军船70余只,兵6000人;清军船300只,兵2万余人.
  从六月十六日至十八日,清、郑两军进行了激战,互有伤亡,施琅在战斗中为“流矢伤目”.清军休整三天后,于二十二日分三路向郑军发起猛烈进攻.施琅身先士卒,“扬帆直进”,清军“将士奋勇冲击”[35],经过七个小时的海上屡战,郑军寡不敌众,全军覆没,刘国轩急乘小舟逃回台湾.清军遂占领了澎湖三十六岛.
  六月二十三日,郑军在澎湖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台湾,郑氏集团震慑无措.郑克填急忙召集群臣,商讨对策.会上出现了两种主张:一是以建威中镇黄良骇为首的一些人,主张放弃台湾,逃奔吕宋,继续反清;一是以刘国轩为代表的一些人,认识到:“今澎湖已失,人心怀疑”,“从来识时务者为豪杰,大势已去,速当顺天(指归清)”[36].在冯锡范的支持下,郑克妨采纳了后一种意见,并随即遣使赴闽与姚启圣谈判.康熙抓住这一时机,立刻给郑克统下了一道敕谕,耐心开导他说:“尔等果能悔罪投诚,率所属伪官军民人等,悉行登岸,将前罪尽行赦免,仍加恩安插,务令得所”[37]
  七月初,郑克快派亲信冯锡圭等赴澎湖议和,正式表示归附清朝,听从安置.郑克决等人在关键时刻能认清形势,做出这一顺应历史潮流的决定,这对于促进祖国的统一,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.
  七月十五日,冯锡圭等到达澎湖,奉表归降.施琅将此事即奏清延.康熙接到奏疏,正值中秋佳节,即席欣然赋诗,盛赞祖国的统一:“万里扶桑早挂弓,水犀军指岛门空.来廷岂为修文德,柔远初非颗武功.开帐受降秋色外,羽林奏捷月明中.海隅久念苍生困,耕凿从今九壤同!”[38]
  八月十一日,施琅率领清军向台湾进发.一路上军纪严明,“士无乱行,民不知兵”[39].十三日到达台湾,“其各乡社百姓以及土番壶浆迎师,接踵而至”[40].全国人民听到台湾和大陆重新统一的消息时,更是“腾欢父老咙”[41].十八日,郑克填率领冯锡范、刘国轩以及所有文武官员,缴册印降清.
  1683年康熙统一台湾,不仅是有清一代的重大事件,而且在我国的历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.
  第一,使清中央政府的统治权力进一步得到加强.
  康熙二十三年四月,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,即台湾府和台湾、凤山、诸罗三县,隶福建省管辖.同时设官兵镇守:台湾设巡道一员、总兵官一员、副将二员,兵8000人;设澎湖副将一员,兵2000人.国家统一局面的形成,为整个社会的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前提.
  第二,增强了抵御外侮的力量,维护了祖国的独立和安宁.
  16世纪,欧洲的一些国家进人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时期,并开始了海外的掠夺.17世纪,沙俄扩张主义者利用清军南下.黑龙江流域防务空虚之机,大肆侵占我国领土,压榨和残杀当地的人民.面对沙俄的侵略气焰,康熙虽然决定予以反击,但在台湾未统一之前,难免有掣肘之虑.台湾统一后,清朝政府不仅解除了后顾之忧,而且可以集中全国的人力、物力来加强黑龙江流域的防务,抗击沙俄的侵略.康熙于二十三年十二月,给兵部下了一道“征剿罗刹”的谕旨,令从郑氏降兵中选取一部分精壮士卒和双层坚好藤牌,“速送至京”[46],以加强清朝军队的战斗力.这对于此后取得反击沙俄侵略者的巨大胜利,无疑有积极意义. 荷兰殖民主义者于明熹宗天启四年(162)侵人台湾,并以台湾为基地,经常在沿海截劫商船,掠夺财富,不仅给台湾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,而且破坏了沿海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.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,荷兰殖民者仍然阴谋首先占领鸡笼,“征服厦门和金门”[47],准备重占台湾.因此,清政府统一台湾,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,也可以说是继承了郑成功的未竟事业.正如施琅所指出的,如果不使台湾归附大陆,那么,“无时不在涎贪,亦”必乘隙以图”的荷兰殖民者就会卷土重来,一旦再得此地,“必合党移,窃窥边场,迫近门庭,此乃种祸后来,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虞”[48].台湾归附大陆之后,荷兰及其他殖民者便不得不偃旗息鼓,台湾和东南沿海数省从此得到了将近二百年的安宁.
  第三,密切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,促进了沿海数省和台湾经济、文化的发展.
  清初,清政府为了割断郑成功和沿海数省人民的联系,曾实行海禁,造成沿海地区土地荒芜,人民流离失所,妻离子散.台湾和大陆重新统一后,清政府即于康熙二十三年宣布解除海禁,招民垦荒.从此,离乡背井的人们纷纷还归乡里.如福建回乡的农民,“认故亩,以耕以凿,一岁蓄,三岁舍,渐次垦辟,至无旷土”[49].浙江也是“昔时迁界土田,陆续招徕垦复”[50]清翰林院侍读陈迁鹤于康熙四十四年秋和四十六年春,两次由京回到福建家乡,亲眼看到了沿海地区生产蒸蒸日上、百姓“还界之乐”的情景:“望界外疆场或或,禾麦裢推……一望良畴”.“台湾未平,此皆界外荒区.平后而荒烟野草,复为绿畦黄茂;圯墙她垣,复为华堂雕桶”.[51]可见,台湾归附大陆以后,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.